以人为本的设计力量

发布时间:2025-04-01 点击:8
上几周我参加了bodw香港设计营商周,听了来自世界各地设计师的演讲,都是一些关于品牌、设计、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案例分享。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比利时的设计师charles kaisin,他大部分作品都是使用回收物料创造的,他关注社会发展和可持续设计。
首先他设计的思维是以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所提及的“未来的五个心理属性”为设计的出发点:discipline(学科)、ethics(伦理)、synthesis(综合性)、creativity(创造力)、respect(尊重)。例如以下这个手提包的设计,它是利用环保物料来再重生设计,聘请一些流浪汉来手工制作,为经济弱势的生产者创造机会,从而帮助他们生计,让公平交易与设计相结合。
还有下面这几张图,分别是(从左到右)用回收物料加工成彩色颗粒作为餐厅的装修;kaisin与某知名品牌香水合作,尽可能地让设计品充满感情,不是理智,也不是用途,而是感情。实行了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卖掉一瓶香水即会帮助相关机构多种一棵树”;巨型的展品(也是用回收物料制作成的);通过狱友们的力量协助完成设计展品。
当代的设计师在这个各种物品都饱和的时代里,我们可能不是去考虑创造新的产品,而是思考如何去改进已有的,或者用你理解的方法去设计它们。
记得几年前我看了包益民在ted上的演讲,他把设计比喻成学英语,我们在学校里学了很多设计的理论和技巧,当我们毕业后会怎样利用这些知识呢。事实上有两种人是这样应用英语的,一种是用英语写了《哈利波特》,可以影响几代人童年的东西;另一种是用英语来传简讯,一件非常平凡且不重要的事情。好比设计师学会了设计,那我们要拿它们来做什么?我们应该要拿来做一些更有社会意义更有影响力的事,这才是我心中的以人为本的设计力量。
我觉得世界上还有很多不好的事物存在,我们不能囫囵的任凭这个世界不好,即使你不能改变它,但至少也要去思考如何改变它。意大利设计大师索特萨斯说过:“设计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但我相信设计是能改变人的生活方式的。
kenny choi是我认识的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设计师,同时也是我敬佩的朋友,一年前他鼓起勇气进行了他的“环球社会创新纪实之旅”。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世界各地年轻人用创新的方法积极改变社会的故事,让更多的中国年轻人知道社会创新这个领域,并加入进来,正视自己的潜能,be a change maker,让世界变得更好。
乌干达的“founder”机构因帮助手工艺人将设计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而感到激动;kwaku从环保出发,发起“givemetap”运动,设计出再生铝制作的蓝色便携式水瓶,致力于让世界每个人都能够喝上饮用水;利用太阳能技术的突破性潜力,给予乌干达乡下的妇女开启自己的商业机会…
上述的这些案例,虽然不是所有都与人们所理性定义的“设计师的工作范畴”有关,但我认为“设计”不一定是一种视觉上的东西,总有一些感性的“设计”去打破这些观念。它可以是一个计划、一种想法、一种生活方式等,设计行业最迷人的是永远没有唯一的答案,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可以利用所学去帮助他人及这个社会,真正的以人为本的设计力量。


网站快照为何倒退:这5个问题不得不注意
用自由列表实现织梦首页分页效果
网站开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三大问题
linux系统关机命令你知道几个?
网站有长尾词排名但为什么没有核心词排名?
企业网站进行改版要注意什么
装饰公司网站建设注意事项
网站关键词优化不好的缘故